特朗普就职后,白宫网站发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并换上了“让美国更伟大”的标语,强调“美国第一”的外交政策。在经贸协定方面,特朗普政府表示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可能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同时,新政府计划打击违反规定和伤害美国劳工的行为,商务部长将确认违规行为,并采取措施终止滥用协定的行为。
美国新商务部长指责中国是“保护主义最严重”的经济体。担任新设立的“国家贸易会”主任的纳瓦罗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新任代表莱特海策均以对华强硬著称。这些迹象引发了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
尽管大规模贸易战尚未发生,但一些变化已经出现。2017年初,美国对中国商品进行了多次双反调查。例如,美国商务部对华不锈钢板材和轮胎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此外,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集团对中国洗衣机提出申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裁定对中国进口的大型洗衣机征收反倾销税。美国还对中国硬木胶合板、冷轧扁钢和耐腐蚀钢板等产品进行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经济领域的摩擦已超越了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范畴。美国议会智囊机构请求阻止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收购,担心中国利用美国企业进行安全保障。近年来,美国政府多次叫停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收购,如紫光集团因美国当局调查放弃对美国硬盘驱动装置生产商的出资计划,华为在美国推动电信设备业务也遇到阻力。
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放缓在华投资计划,将中国作为首选投资目的地的企业比例降至56%,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大部分美国企业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不会改善。
关于贸易战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中国损失更大,因为美国是中国产品的主要市场,购买规模远超中国。如果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关税,中国出口额将减少45%,GDP降低1.3%。然而,更多人认为美国可能输得更惨。美国需要中国商品多于中国需要美国商品,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企业在中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阻碍其业务开展。澳大利亚学者模拟显示,如果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提高40%关税,美国GDP将下降1.2个百分点,若各国报复,美国GDP将下降5.2个百分点。
在全球化环境下,全面贸易战不现实。中国从美国、日本和韩国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后组装成产品的“加工贸易”占出口额约三成。高关税的最大受害者将是苹果和惠普等向中国外包生产的美国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日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45%的报复性关税,最终迫使日本企业做出让步。这符合特朗普喜欢“交易”的作风,美国可能会与中国在钢铁、铝、光伏电池板等领域打响局部贸易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美国总统有足够的权力限制贸易,但国会的考量同样重要。特朗普的优先议程包括废除奥巴马医改、颁布税收改革和大兴基建,他没有必要用贸易战打乱这些议程。全面贸易战不可行,但频繁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不可避免,这将导致相互强烈的不信任,干扰中美在地缘政治、外交甚至军事方面的合作。
中美经贸战可能集中在四个领域:中美钢铁贸易摩擦、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汇率操纵国认定以及排斥中国企业的投资和产业保护主义。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贸易摩擦和争端必然增加。中国必须为将来可能发生的贸易战做好准备,通过产业升级和培养消费能力,摆脱出口依赖和投资依赖,抵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传金所配资-传金所配资官网-散户配资官网首页-短线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